“南望今声”外语论坛系列讲座(二十)报道

作者:时间:2020-12-10点击数:

(通讯员 韩松)2020年11月26日14时,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望今声”系列讲座(二十)在北一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秦晓晴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第二语言定量研究中的假设检验及误区”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张伶俐副院长主持,学院部分和研究生同学聆听、学习

并参与交流。

秦晓晴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澄清了定量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定量研究必须要进行“假设检验”,没有“假设检验”的定量研究是不存在的。然而目前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领域部分“定量”研究,只展示频率、百分比等数值,并未进行假设检验,也不明确各变量及其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秦晓晴教授结合多幅流程图为听众细致介绍和解释定量研究全过程,包括怎样进行假设检验、如何实现效应量分析、以及检验力分析结果带给研究者的启示。秦教授强调,如果研究报告没有汇报效应量分析,则相应的实验,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效应量数值很小,则说明实验是没有效果的。软件G*power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假设检验,即在得出alpha值、效应量、样本量这三个参数后可以计算出检验力。该软件还可以实现对研究中不同阶段,如实验前计算样本量和已完成研究后计算检验力的研究需求。

期间,秦教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批判阅读,对国内外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定量研究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三个常见误区:

  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立研究假设的意识,同时还要提出有针对性、有研究意义的假设,也就是确实需要通过研究来验证的假设。

  2. “统计方法检验的何种假设”。备择假设和虚无假设成对出现,都要根据检验的目的来确定。统计方法检验的是虚无假设,通过卡方检验、单尾或者双尾检验等实现,或拒绝或接受检验结果,从而导向备择假设,即研究者假设。

  3. “概率水平越低越好”。选取p值要结合研究的属性、特征、应用范围等因素,因此概率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除此以外,听众还跟随秦教授一起,深入了解定量研究文献中的数据解读,正确认识哪些是好的研究,哪些研究需要改进。聆听秦教授讲座中的每一句话,述评严谨的定量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包括大量的统计学名称,以及秦教授本人国内外发表的经历,对于处于定量研究起步阶段的师生而言,都是脑补的过程。而这每一句话,也都体现出秦教授在定量研究领域的坚持、钻研与耕耘。

    在互动环节,秦教授就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阐释。如大英教师关注的翻转课堂问题,怎样进行研究设计才更科学;又如二语习得领域日渐兴起的定量、定性混合研究,应当怎样理解。秦教授结合自己读博阶段对学习动机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经历,解释由研究需要决定研究方法的选取。

    讲座最后,副院长张伶俐教授与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聆听讲座的心得,一方面由衷地钦佩秦晓晴教授在定量研究中的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不断地耕耘,同时也鼓励院师生在定量研究的道路上能够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最后,再次带领在场的全体师生向秦晓晴教授表示衷心地感谢。

至此,本次南望今声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电话:027-67883262

Copyright © 2016-202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