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今声”外语论坛系列讲座(三十一)报道

作者:时间:2021-12-24点击数:


   (通讯员 金梓轩)20211222日下午15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南望今声”外语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一期在北一楼120报告厅如期举行。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惠海峰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国际化视野下文学研究的选题、跨界与方法论:科研道路漫谈”的讲座。讲座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伶俐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共80余人参与学习交流。

    讲座伊始,张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惠海峰教授的学术背景。惠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外多部学术期刊客座主编、国际编委及顾问。惠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文学、叙事理论和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在相关领域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大课题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3项,出版专著《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儿童文学改编研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惠教授回忆了自己初到华科教书时的点滴记忆,并回顾了自己博士论文选题时的思路,并借此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旨,即如何以国际化的视野去进行文学论文的研究。


首先,惠教授从论文的选题角度出发,对小众选题和经典选题做了一些优劣比较,点出了各自的阶段性成长优势:小众选题要尽量向经典的方向靠拢,而经典选题则需要寻求自己的独创点。在文学研究选题时,要尽可能地寻求跨领域,跨学科甚至跨界的视角,以此来获得更宽广的发展视野。惠教授以自己在儿童文学领域的跨界研究为例,点出儿童文学的研究主体一般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者,投稿目标也一般会选择数量较少且覆盖面较广的国内核心期刊。儿童文学研究虽相对小众,但是在外文期刊中却有着十分明确的分类,选择外文期刊作为投稿目标可以有更多的发表机会。

随后,惠教授详细比对了中文期刊论文和外文期刊论文的发表上的区别,中文期刊数量相对较少且覆盖面较窄,投稿人需要和不同领域的各色专家学者在同一舞台上竞争,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而外文期刊在各自的专业细分领域研究较为深入,投稿人在自己的小众领域可能会获得相对更为客观的评价。但是惠教授也强调,由于中文和英文在学术写作的教育和实践上存在理念差异,因此投稿人自身的英文写作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切忌先完成中文写作再进行翻译,因为这样往往会在逻辑结构和篇章布局上不符合要求。英文写作中,每句话有自己的逻辑性和方向性,要通过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句式,短语)调整,做到逻辑贯通,指向一致,还需要关注外文期刊论文和中文期刊论文的范式差异。

最后,惠教授以自己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的审稿经验为大家介绍了外文期刊的审稿流程。外文期刊关注论文的论述逻辑、连贯和结构,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否完备。投稿人可以针对特定的期刊调整定制写法和侧重点,突出研究方法和研究文本创新阐释,从而发现动态的新领域、新方法、新视角,针对不同的期刊产生不同的创新意义。



讲座结束后的师生交流环节,惠教授受邀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北大十二年求学之旅的心路历程,并谦虚地表示自己在北大学到的最重要的不仅仅只有知识,还有一种安之若素,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从而能够以平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在解答教师代表对于如何理解“小众研究为何要往经典上靠”这个问题时,惠教师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指出文学研究最终还是要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可评价性,因此冷门作品需要和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相联系,挖掘同时期同背景经典作品的深层次联系,还要分析当时的民族身份和心理认同。而在宏观的课题申报方面,也是从提升研究的可理解性方向出发,方便评审专家找到切入评论的论点,从而对课题项目研究产生积极意义。

惠教授的讲座亮点纷呈,对我院师生的学术探索之路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启迪。希望外院师生能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奋进,共同为建设学术创新有活力的地大外国语学院而努力。至此,本次“南望今声”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电话:027-67883262 邮箱:wycug@cug.edu.cn

Copyright © 2016-202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