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今声”外语论坛系列讲座(67)报道

作者:时间:2024-10-21点击数:



(通讯员:黄雨涵 李慷 图片来源:王晓)

2024年10月18日上午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今声”外语论坛系列讲座第67期在北一楼120学术报告厅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朱纯深教授应邀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给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与ChatGPT一起读/译《静夜思》”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张伶俐副院长主持,参会师生共计100余人。

朱纯深教授首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翻译的本质。他指出不管当今翻译机器和技术如何发展,译者在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上仍然需要良好的人文修养。机器翻译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译文的语法错误,而译者可以根据对翻译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感受,去译出多样的译本。朱教授强调,翻译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翻译是人的教育,不应该把翻译看做一种“二语习得”的方式,而更应该看到翻译过程中译者与文本心智上的对话。

朱教授接着展示了《静夜思》的宋代和明代两个版本,以及ChatGPT对这两个版本的译文。朱教授提出了如下问题:诗句中的意象“床”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从两个版本的诗中能看到什么?“床前明月光”与“床前看月光”的区别何在?“望明月”和“望山月”的区别又何在?朱教授指出诗中的“床”表示的是“井床”,而“井”在古诗文中具体的意象表达包括了永恒性、社区性、故乡的指代等使用ChatGPT翻译宋代版本的《静夜思》时,朱教授通过ChatGPT的对话引导ChatGPT给出了更加流畅合理的译本:新的译本不仅体现了情感和深度的细微变化,更加注重韵脚。朱教授谈到,译文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有其自身的诗意和呈现方式;译文的诗意需要在译入语语境中解读,可以与原文的诗意及其呈现比读,但不能以原文的诗意规范译文的诗意。朱教授认为双语的文本细读要求精细的双语人文修养与经过训练的细读能力。

最后,朱教授再次强调翻译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翻译是人的教育。翻译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无时不在语言细节、话语建构,人性洞察这三个微观、中观、宏观的层面上培育、增强、精细化AI时代人作为人不可替代的本质优势。

在提问交流环节,参会学生与老师围绕讲座主题积极探讨交流。张伶俐副院长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建议同学们要静下心来多阅读、多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她特别提到,大家不应被“翻译专业会被人工智能机器取代”的言论所束缚,而应专注于增强对文本情感的分析、提升解读能力。她鼓励同学们积极与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进行对话交流,适应当前“数智化”时代的发展。至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南望今声”外语论坛系列讲座第67期圆满落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电话:027-67883262 邮箱:wycug@cug.edu.cn

Copyright © 2016-202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