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院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帮助班主任等老师更高质量、更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我院于10月31日下午在北一楼报告厅召开教师心理知识培训讲座。外国语学院全体本科生班主任、英语专业老师出席参加。
此次讲座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支持”主题,有幸邀请到教育研究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专任教师周春燕老师担任主讲人,为老师们分享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干预措施。
讲座一开始,周老师就运用本科生的有关数据,展示了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数量和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周老师表示,近几年学生心理问题咨询量逐年增多,2023年是2019年的1.43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下降的趋势表明,早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随后周老师用三个词概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好学,乐群和悦己,即本人不觉得痛苦,他人不感到异常,社会功能良好。此外,周老师还通过表格对比展示了发展性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向老师们说明了不同级别心理健康问题对应的服务机构,便于班主任老师今后工作的开展。
紧接着,周老师向老师们分享了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早期表现,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提醒班主任老师如果观察到有学生出现了反常的行为,应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及时观察学生的举动并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
最后,周老师通过一个短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抑郁症的表现、非典型抑郁的分类和抑郁症的干预措施。她指出,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老师应保持冷静,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认可学生表露出来的感受等。周老师通过数据展示强调,假期是学生心理问题爆发的高发期,班主任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召开班会、单独聊天等方式及时进行干预。
临近结束之际,周老师向大家推荐了《班主任心理育人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表示老师们可以这本书借鉴一些学生教育培养的理论和方法。随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操作性,对提升我院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本次培训,我院班主任老师和英专老师们可以借此机会深入学习心理危机处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巧,并将相关方法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加强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者。